第803节(1 / 1)

仙寥 中原五百 1681 字 11天前

钩沉索引不详,模糊历史。

所以无论是地仙之祖、陆压道人、青帝……,都可以成为周清的“历史”,却又不完全是周清的“历史”。

真真假假,难以辨别,从而掩藏他的根源。

因此,镇元子、青帝、天帝等,都可以看作是未来周清的马甲。

这是真正的他化一切,他化万古,比现今的大自在天,强了许多。

南海,普陀道场,紫竹林。

五方五老之一的观自在,早已迈入大罗,证得万劫不磨之境,无论神通法力,还是地位,远在诸佛之上。

即使那过去万佛之祖的燃灯,或者未来佛祖弥勒,见她都得礼让三分。

这观自在,可谓三界六道之中,无所不往。

此时,却赤足被一株草拦阻,前进不得。

“神君,为何拦我?”菩萨蹙眉。

她手中是一张旨意,正是玉帝的法旨,准确的说,乃是昊天的法旨。

那一株草,便是观自在口中的神君。

其气息,仿佛能斩尽三界六道一切生灵,覆灭无数时空。

强大得不可思议。

这一株草,没有回应,只有幽深的沉默。

观自在却从中体会到一丝对故人才有的怜惜之意。

她何时认识的这位“神君”呢?

观自在陷入沉思,一段不属于她现在的记忆飘荡而起。

原来她竟已经死了,不过没有死干净,最后的本源化为一个小女孩,叫做“音音”,跟随过这位神君一段时间。

但那又是许久以后的事了。

而这位神君的来历是……

忽然间,观自在的“记忆”里,出现一个看不清面目的少年道人。

轰!

强如观自在,万劫不磨之境界,也在意识里容不下少年道人的存在。

一口道血喷出,元神大损,手中的玉帝法旨,无风自燃,化为灰烬,融进了紫竹林的泥土里。

这时候,一道无比古老沧桑的气息出现,好似世间一切的源头,万事万物的起始,象征虚无。

在这恐怖气息出现之后,拦在观自在身前的那一株草开始虚化。

与此同时,一个模糊的少年道者身影显现,冷哼一声,与古老沧桑的气息进行了无形的碰撞,随后同时消弭。

强大的观自在,如从噩梦中醒来,喃喃道:“师尊,是你救了我?”

罚天者联盟

周清与魔童、清风仙童架起祥云,直往五庄观落下。

下方,五庄观观门早已打开,镇元子率着一众仙家在此等候。他地仙之祖的排面着实不小,来的仙家之中,不乏有接近大罗的存在。

此时,众仙家对今日来的贵客多少有些耳闻。

见到周清出现,清风、魔童立于左右,

一捧净瓶,一捧无常剑。

一个是元始之宝,一个是太乙随身之物,两童儿气息对应仙魔,更衬托得周清超然物外,无拘无束。

镇元子上前见礼,众仙家唱个大诺,随即入了观中大殿。

原来镇元子道行高深,自三年前就算准今日会有贵客降临,于人参果催熟之后,开启万寿山仙会。

周清是随心而起,却无形中,顺了这一道因果。

其实周清若不来,观自在不出事,来的贵客,便是观自在了!

到了观内,人参果树汇聚仙灵之气,笼罩万寿山,仙光隐隐,灵雾蒸腾,自不负“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的美誉。

大殿中,原本供奉着天地牌位,如今已经撤去了。

周清和镇元子落座。

恰巧,周清的座位对应原本“天”的牌位,镇元子对应原本“地”的牌位。

众仙看过去,只见这位神秘道人,隐隐间和镇元大仙,分不出彼此,看不出根源。

周清此时心里也玄妙难言。

镇元子万劫不磨的境界,毫无保留地向他展示出来。

这不是周清第一次接触万劫不磨的存在。

相比之前的接触,身边的镇元子,更加厚德载物,绵延久远。

这位资历颇深的古老大罗,哪怕只是一处时空的拓印复制体,本体早已陨落,亦给了周清道心许多细微的感触。

大罗第一境的与世同君和万劫不磨,各家有各家的特征的玄妙,总体而言,镇元子能独立于三清之外,于玄门中独出机杼,实在是难能可贵。

而且更与周清有种难言的契合。

毕竟三清是天仙道的大成者,超然世外,脱离于众生。镇元子以尘世为根基,做大地游仙,更贴合周清的性情。

若说天仙道和地仙道,有什么高下之分,那也未必。

只是镇元子比不上三清,所以地仙道自然矮了天仙道一头。

“贫道今日开讲法会,也不说那虚无缥缈的混元道果,只讲三清。”镇元子很快进入状态,直接提到今日法会的主题。

他好似周清前世里,讲公开课的老师,下首众仙家为听课的学生,至于周清,自是旁听的老师,还要负责打分呢。

听到法会的主题,底下的众仙家俱是一惊。

他们其中不乏有三清门徒。

若是其他大神通者,以“三清”为主题,开讲法会,且不说其中天大因果,便是他们自己都受不了。

然而镇元子号称三清之友,故以此为题,虽然惊骇,倒也不至于没法接受。

道门三清,最多的称谓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又以太清道德天尊于尘世的事迹最多,其化身老子,也就是太上老君立下人教,如今天庭许多仙家或多或少,都是太清老子的门徒。

自老子化胡之后,佛门方才大兴,立下三世佛,与道门三清对应。

但佛门终究是模仿道门而兴,以旁门起家,故而其三世佛,分为横三世佛和纵三世佛,填满空间和时间。

横三世佛对应空间,分别是东方药师琉璃佛、西方阿弥佗佛以及中央释迦牟尼佛。纵三世佛对应时间,乃是过去燃灯佛、现在释迦牟尼佛、未来弥勒佛。

其中只有阿弥佗佛和释迦牟尼佛是道祖境界。

然而,无论是药师佛,还是燃灯佛、弥勒佛,实则都可以说是准提道人结缘而来,故准提有万佛之母的称谓。

原本燃灯佛坐着万佛之祖的位置,却被太乙斩杀成过去佛,方有释迦牟尼佛自老子化胡,占据了现在和中央,成为万佛之祖。

而释迦牟尼佛,也就是所谓的佛陀。

所以佛门三世佛,其本身对应的是佛门三位道祖,更对应了佛门三宝,也就是佛法僧。

佛门三宝,本质上还是从道门三清启发而来。

严格意义来说,道门先有三宝,再有佛门三宝。

道门三宝,便是三清,更是三个概念。

只听得镇元子述说三清,娓娓道来,

“元始乃盘古之谓,象征天地未形、混沌未开、万物未生。灵宝是混沌生太极、化阴阳二气之意……”

听到镇元子关于三清的解释,周清心里升起疑惑。

以他的经历而言,元始是混沌,象征开辟,故有阴阳。而灵宝则是对应终结、破灭,万物归于无……

这与镇元子的解释,显然是不同的。

不过周清很快明悟,镇元子和他不同的原因。

周清此前参悟的玉清、上清之道,乃是从物质而来的体会,可以说是以唯物的世界观展开的。

然而镇元子不是,他的解释,以唯心为基础。

故而镇元子所讲,乃是指元始为性灵之存在,本一无所有,根源混沌。

而灵宝,则是对应灵台开辟造化,从意识的虚无混沌中,走向清明。

因此元始为“道”,灵宝为“法”,而太清为“人”。

佛法僧三宝,对应的正是道门三清的道法人。

这种说法,抽离了三清“人”的一面,将其作为了三种概念来解释。

如道门人皆元始,佛门人皆如来,说的也可以说是同一個概念。

此外,老子一气化三清阐发了准提道人的三教合一理念。

这也可以看出,佛门三位道祖无时无刻不在想办法冲击三清的地位,想要做到取而代之。

事实上,相比起道门的天仙道的高门槛,佛法广开方便之门,一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更是直接将佛门的门槛,拉到几乎不存在的地步。

起初,元始阐释大道,需要根脚深厚之辈才能领悟,结果将道门的门槛拉得太高,灵宝才提出有教无类,又显得过于激进,与元始在理念上冲突。

于是有了太清老子和稀泥的做法,传下道德经,有人能从中开悟,自然也就根脚深厚了,也不限于先天的种类高低。

更化胡为佛,将上清的弟子多宝道人,拿去佛门做了小乘佛教的教主,撬动佛门根基。

上清有教无类的理念,延伸出佛陀众生平等的理念。    其实一开始,佛门由阿弥陀佛、准提道人开创,并无众生平等的说法,反而是模仿元始,从先天上,将修道生灵分出三六九等来,而且比元始更极端,那就是修道生灵天生是什么样子,就注定是什么样子。